发刊词丨人工智能时代,你还在用上个世纪的方式写营销策划案吗?

(授课老师:特雷)


【导语】你好,我是特雷。欢迎你来收听我的课程《用好工具,高效做营销方案》。

 

今天是这个专栏的发刊词,题目是《人工智能时代,你还在用上个世纪的方式写营销策划案吗?》

听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有些好奇或是存疑,人工智能和写营销方案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在打着“人工智能”的幌子吓唬人啊?

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并非危言耸听。如今的时代,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营销工具,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能够辅助我们营销人作出判断和决策,而这会给我们的工作效率带来极大的提升。

 

这听着可能有点抽象,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你写过slogan么?

你想一句slogan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常常看到的现象是:为一句slogan,广告文案绞尽脑汁,有时候秒出特别随缘,有时候搜肠刮肚憋三天。还有时候召集全体团队一起头脑风暴一下午,也不见得有什么好的创意想出来。

但你知道吗?京东推出了“莎士比亚系统”,

这个系统基于京东集团自身在商品标签和搜索数据库层面积累的大数据,运用到NLP(自然语义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从句子层面做结构解析、训练模型和语言生成。例如,用户登录系统界面输入关键词“夏季”“雪纺”“连衣裙”“白色”,点击“生成”按钮,不到一秒时间就能“吐”出上千条匹配文案。

再给你举个例子,

你做过用户调研么?

你是如何去做的呢?可能你会通过做人群调查、做焦点小组访谈,而这些做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最重要的问题是:用户可能不会告诉你他们正式的想法是什么,甚至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在这里分享我的2个用户调研案例

我曾经为某运动品牌做过调研,询问潜在消费者:“如果这个品牌给你更好的定制服务,但价格会高于现在的水平,你是否愿意买单?”几乎60%左右的消费者当下表示愿意,但后来实现的销售情况是仅仅有不到10%的消费者为这种增值服务买单。


但工具和数据抓取的客户行为是不“骗人”的。在今天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我们通过抓取用户在互联网上留存的数据,并借助一些用户洞察分析的工具,捕捉用户无意识的行为习惯,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比用户自己更了解他们。

2015年,我们给某功能性饮料做了一个社会化聆听分析项目,当时要解决的问题是:


之前传统调研报告表明:

该品牌的消费者喜欢运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体育营销?”而当我们通过一些工具,对这些潜在消费者的行为轨迹进行分析完成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确是“宣称“喜欢运动,但他们其实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运动,运动只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已。


所以,在这个“社会化聆听”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调整出新的营销策略,最终在业务结果上取得了显著收效。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吓唬你人工智能将会取代营销人,而是想要告诉大家,作为AI时代的营销人,我们有必要通过选择、应用一些有效的先进工具,结合自己扎实的营销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型,来提升我们营销方案和作品的水平,并极大提升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我们之前对策划人做过一个深度调查,结果发现做出一个好的策划案的周期是8-10天。而其中70%左右的时间花在了重复性机械的工作上,如:框架设定、资料收集整理、方案美化等方面,仅有剩余的30%精力用于洞察发掘、策略制定和创意方面。

【思考】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帮我们减少在重复性工作方面的投入,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关键的产出上呢?

 

答案是:有。

 

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市场上的一些工具资源,如:资料库、案例库、logo生产器等。并且,也开发了一些营销工具模块,如:词云分析、谐音工具、创意生产器等。我们可以将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缩短到1-2天。

这在我后面的课程中会逐一详尽展开讲解,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升做策划案的质量和效率。比如我们营销人经常会面临创意枯竭、没有灵感、决策判断失误的困扰,但是人工智能不会,他们理性的做出每一次分析和决策,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们人类的不足。


而学会了借助这些工具做营销之后,你的工作方式会迎来一个质的升级。这种变化就好像,你以前只知道用弓箭、矛盾这样的冷兵器,而现在你将会学习到如何用枪炮去打仗。

而这些兵器,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免费的,只是很多营销人都不知道,甚至很多营销人由于陌生而产生恐惧感,主动排斥了这些工具。


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兵器的原理、玩法和作用的一招一式一步步拆解给你听,让你学会利用这些兵器去更好地作战。

 

好说到这,介绍一下我会怎么给你讲这门课?

 

考虑到这些工具的多样性,可能我直接给你讲述工具,你会觉得很难理解或者很难直接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因此我会通过写策划方案的逻辑来为你完整展开这门专栏课程,你会在实际写策划方案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工具的用法,在工作中如虎添翼。

如果你以往是纯粹靠拍脑袋写方案,或者之前无法自己独立创作营销方案,那么通过这门课程,你也能学习到系统性写方案的新思路、新工具和新模型。


首先,我会带你梳理一下形成一个好的营销策划案几个关键因素,我们称之为POP(Proposal + wOw +Plan)策划案小蛮腰的模型。(然后可以大概解释一下这个模型)

从POP的模型出发,我们会为你展开营销策划案的八字诀:“定观寻探,布借反借。”这里每个字分别代表策划案内容的一个部分。

最后,我会通过分步骤的策划内容讲解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新的方法和工具。

最后来谈谈,为什么是我来给你讲这门课。

我本人在营销领域已经从业超过15年,1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内外顶级公关公司从事品牌传播策划的工作,最近的5年我专注在营销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产品开发和运营方面。现任职于蓝色光标集团大数据部,负责智能营销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运营。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并应用了大量的新型营销工具,掌握了这些工具的用法和底层逻辑,通过这门课程,我会将这些经验倾囊而出传授给你。

 

此外,我们正在研发一款产品叫智能策划,营销人员只需要输入Briefin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简报”,策划案就能一键生成的一个系统,直白来说就是训练机器做营销。所以,我非常了解这些工具是如何生成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工具与营销人的边界在哪里?很乐于跟大家分享我在这方面积累的思考和建议。

 

当然,也希望通过这个写策划案的话题,与各位营销人更真切的分享一下,在人工智能时代,营销人该如何选择有效的新型工具为我所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其实不是我们认为的非此即彼的谁将取代谁,那些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而是,需要我们用好人工智能产品系统,做人机互动,最终辅助我们更高效做出更多优秀的营销作品。

就如同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体是人类身体的延续,而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智力的延伸。


最后,我真诚的邀请你加入这门课程的学习,升级自己的“兵器库”。我是特雷,我们下一讲见。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相关链接
  • 广告审查员
  • 2021 公益广告大赛
友情链接

Set up your own web page with Mobirise